【资料图】
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570篇原创文章
4月11日,东方甄选一则“分钱”的公告直接吓麻了网友,登上热搜: 累计发了7.7亿元(等值股票),约17%给了高管,另外83%给了员工,总计6.4亿元——人均奖励420万元。其中,俞敏洪、东方甄选CEO、CFO尹强分别拿到150万、300万、60万股,对应股权价值为3800万、7600万、1500万元。 网友感叹:经济环境不好了三年,好久没听过别人家老板撒钱的故事了,而且还是高管占小头,员工占大头,太感人了!东方甄选还缺人吗? 从教培巨头,到直播带货,东方甄选走到今天实属不易,靠的不是俞敏洪一个人,而是一群人。而这次转型的成功,对整个教育领域、商业领域,以及个人发展领域,都极具借鉴意义。01
从教育巨头到直播带货
2021年的“教培时代”结束,新东方退还了所有学生学费,支付了所有离职员工的工资,俞敏洪免费将8万套崭新课桌椅捐赠给乡村学校。之后,老俞带领剩余员工开启了转型之路。 转型需要资源,新东方有什么呢?他们盘了盘发现,账户里有几个亿,有夯实了多年的品牌根基,有一群才华横溢、人格魅力极强的老师。资本+品牌价值+人格魅力=?? 当时恰逢直播市场的红利期,哪个主播有特色、有魅力,粉丝就会一窝蜂买单;此外,助农是国家大力发展和扶持的方向,老俞自己也早想“为农业和农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”。于是,一帮人风风火火加入直播带货,卖助农产品,谁也不知道这事能不能成。 一开始真的是“壕沟”里带货,多次翻船。 2021年10月28日,老俞做了场个人直播首秀,一晚带货475万,和许多名人带货几千万甚至过亿的日交易额相比,这个成绩不太理想。 之后,团队26场直播加起来,销售额仅仅为455万,还不如老俞一场直播。 那段时间,董宇辉在默默用双语讲产品,YOYO时不时唱首歌,试图留下更多人看直播。老俞说自己晚上11点吃安眠药睡觉,半夜3点惊醒,再吃一轮才能睡下去。不睡不行,因为第二天早上直播。 转折点大家都知道了。6月9日董宇辉在做了一场直播后,社交平台开始传播他长了张兵马俑的脸。第二天早上直播,他一边用中英双语讲牛排,一边也自嘲放大了这个梗: “大家在六月的清晨点进直播间,看着我像兵马俑一样的脸型,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公,但这时你发现和我一样脸型的还有这款299元牛排送你的这口锅,这个锅你得背。” 6月10日,卖牛排的名场面火了,东方甄选正式出圈。从0-100万粉丝,东方甄选用了6个月时间,而从200万-1000万,他们仅用了6天,到今天粉丝数已经有2990万了。熬过了无数个无人问津的夜,东方甄选终于成为了抖音直播带货的顶流存在。 有人说,东方甄选能成功转型,最重要的是时运。当时薇娅、李佳琦、罗永浩等直播巨头们纷纷退场,抖音急需扶持一个新的品牌作为代表,东方甄选运气好。 但它不依赖头部大主播也能一路爆红、业绩翻倍的根本,是因为它掌握了在任何领域、任何困境中,都能扭转乾坤 的“指南针”——资本+品牌价值+人格魅力。东方甄选也用自身的经历趟出了一个道理:在这个时代,没有地图,只有指南针,指南针比地图更重要。02
指南针比地图更重要
指南针,指的是一个品牌、一家企业的“核心竞争力”,“地图”指的是通往成功的路径。 所谓没有地图,是说东方甄选再想复制“新东方”成功的路径,显然不可能了。但可以把过去成功的路径抽象出来,找到自己的指南针,即核心竞争力。紧握指南针,在任意全新领域都能找到“破局”的办法。 我们再来看看东方甄选的指南针,资本、品牌不必多言,我更想和大家扒一扒他们是如何将“人格魅力”发挥到极致的。 当年的新东方,其实课程内容和其他头部机构相差不大,但新东方能辐射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学员,在于老师们讲课时加入了大量的故事和段子,很多脱口秀演员,比如:周奇墨、刘旸,都是从新东方的“口条训练营”里爬出来的。老师们意识到,讲知识不重要,让学习过程变有趣,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情绪价值,才是吸引学生的关键。而东方甄选正是抓住这一点,将老师们的“人格魅力”在直播间发挥到了极致,挡住了行业内99%的主播。 拿董宇辉举例,他通过深情款款地讲故事,时不时分享几个金句和知识点,拉高了大众的审美空间,创造而不是迎合了市场需求。还记得那段时间传遍朋友圈,买了4袋大米的哥们儿吗? 难怪无数粉丝赞不绝口:“简直是直播的天花板,我觉得其他直播都好俗”,东方甄选一夜爆火的背后,不过是这些前新东方名师的人格魅力再次被世界看见。 把教培做得牛这件事抽象出来,变成用语言和知识把东西卖得很好。资本+品牌价值+人格魅力,拿着这个指南针,是不是能赋能任何东西? 接下来就是什么火做什么,最近老俞又宣布进入旅游行业了,都是这个逻辑。03
个人发展的指南针,你值得拥有
指南针大于地图,对于个人职业发展、转型、出圈来说是同样的道理。 明确、具体的发展路径已经不存在了,在这个振荡时代,你究竟擅长什么、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,才是你应该想明白的事。很多大V带货,他的产品未必是刚需,但仍有很多粉丝愿意买单。比如我一位朋友万维钢,也是得到的专栏作者。他做了一个《精英日课》,主要是把在美国畅销但还没有中文译本的新书,转述过来。连续5年都是最好卖的专栏。 其他老师都很羡慕他找了一个好模式,因为大部分产品是高山型的,比如薛兆丰讲经济、刘润讲商业,内容讲完就结束,《精英日课》是流水型产品,永远有内容可以被引进。 时间到第三年,大家发现了问题。前两季《精英日课》已经讲了60本书,这么多书很少有人能短期内全部读完,但新书还在源源不断供应,在这样的需求关系下,专栏订阅量应该下降才对。 可为什么之后两年的销量依然居高不下呢? 因为对老万的粉丝来说,重要的不是某本书,而是他用自己独特的洞察力、表述风格,去解读书中的信息。人格是老万的核心竞争力,是他的指南针。 这个时代,我们想复制成功,就要不断从过去的经历中,找到自己的指南针。有了指南针,即使被空投到一个荒芜的沙漠,我们依然可以坦然应对、涅槃重生。这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的底气。 你的指南针是什么? 留言区告诉我。 近期活动:如何持续提升个人竞争力,我建议你学习深度阅读和写作,可以扫下方海报二维码,参加我发起的【阅读写作3天训练营】,已经到67期了。 这是我阅读写作将近20年,总结出来的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。 在里边我会分享,我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所有底层读写心法,一站式打通从读到写的全过程,帮你不断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。 只需0.99元,5月8日开营。扫码报名学习推荐阅读(点击蓝色字即可):
关键词: